上周五一大早,我穿过教室小过道时,突然听到“刺啦”一声。
班里同学们的座位以列为单位,左边最靠墙的那列为第一组,以此类推共有六组,每组之间都有一条过道。其中,有三条是较窄的小过道,两条是相对略宽些的大过道,一组和二组之间的过道是最窄的一条。而且,为给大过道的同学们进出扩大宽度,二组总会习惯性地把桌椅向一组这边移动,这样一组和二组的“楚河汉界”就更为紧密了。
早上,同学们陆续来到教室,最窄的这条小过道便成了一组同学的“蜀道”,是既躲不开又绕不过的必经之路。经过的同学背着大大的书包,提着各式的餐具包,到了冬天更是穿着厚厚的羽绒服,每次都犹如过独木桥般地在这条窄窄的过道上缓缓前行。如果碰巧两个同学同时进出,要出去的那个就得侧着身,想进来的这个也得瘪着肚,都摆出一副“婀娜”的姿态。
随着“刺啦”声,我转头一看,我的水壶带竟然别住了第二排女生插在书包侧兜的画,画被撕了一个很长的口子。不好!她准要对我怒目而视,或者干脆泪水涟涟。没想到她比我还淡定,从容不迫地拿出透明胶带和剪刀,打趣地叹息道:“我多灾多难的美术作业啊!”我连声说:“对不起,真对不起!”她却反过来安慰我:“没事,知道维纳斯吗?这也是残缺美。”只见她三下五除二就把画恢复了“原状”,我不禁伸出大拇指,为她的心灵手巧和为人宽厚点赞!
这条窄小过道似乎每天都能焕发出神奇的魅力,润物无声般地教会同学们团结友爱的品质和助人为乐的精神。
平日里,若是哪位同学因过道太窄而不小心洒了汤汤水水,每次都有周围的同学来帮助他一起清理干净;若是有人无意间把其他同学的铅笔盒碰掉了,文具撒了一地,总有助人为乐的同学蹲身弯腰,帮他捡拾起来;若是有同学不经意间挡住了去路,大家总会用微笑示意换来他人的含笑歉意。渐渐地,老师发现了同学们这些互帮互助的行为,称之为“小过道精神”,从此班里一直传承着。
我喜欢上了这条神奇的小过道,因为它教会了同学们“过道虽窄,人心要宽”的深刻道理。